根据圣经的见证,大卫在神的选民中受膏立,为君王,乃 是耶稣基督的预表。发生在大卫身上的,也发生在那位住在他 里面的,那位在他以先的,就是耶稣基督。大卫并非没有意识 到这点,大卫既是先知,又晓得神向他起誓,要从他的后裔中, 立一位坐在他的宝座上,就预先看明这事,讲论基督复活(参 徒 2:30ff)。大卫在他的职分上,在他的生命里,在他的话语中 为基督做见证。新约中有许多经文告诉我们基督透过大卫的诗 篇亲自向我们说话(来 2:11,12;10:5),圣灵也透过大卫说 话(来 3:7)。大卫说过的话,将来的弥赛亚透过大卫也说了同 样的话。大卫的祷告,也是基督的祷告。或者更确切地说,基督 自己通过他的先祖大卫来祷告。
——潘霍华 (Dietrich Bonhoeffer) 圣经中的祷告手册 (Psalms: The Prayer Book of the Bible)
正因大卫是基督的预表,也是基督的代言人,咒诅诗就表 达了这位神 – 人即基督无限的正义,表达了对罪行的愤怒,也 表达了对罪人的怜悯。咒诅诗揭示了他内心的感受和他对罪的 态度。
——韦伯斯特(J. H. Webster) 敬拜中的诗篇 (The Psalms in Worship)
第三章 这些诗篇是谁的祷告?
“谁在祷告神灭绝他的仇敌?”这个问题对咒诅诗而言 至关重要。假如是你想要神灭绝你个人的仇敌,那你就是 咒诅他,从本质上说是罪。但是如果和平之君祈求神灭绝 祂的仇敌,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。(读一下诗篇 101 篇和 18 篇)
诗篇仅仅记载了生活在几千年前的一些人发泄情绪的 祷告吗 ? 全本圣经都反对这样的观点。当然,诗篇的恢宏 与价值远超于此,那么,诗篇到底是谁的祷告呢?
不是我们自己的私祷
你曾否以诗篇作为自己的祷告,然后突然发现自己祷 告不下去了?诗篇里的词语让我们的祷告不得不中断!我怎 么能在神面前说出“求主按我的正直待我”?诗人又说道 :
耶和华按着我的公义报答我,按着我手中的清洁赏赐 我。因为我遵守了耶和华的道,未曾作恶离开我的神。他 的一切典章常在我面前 ;他的律例我也未曾丢弃。我在他 面前作了完全人 ;我也保守自己远离我的罪孽。所以,耶 和华按我的公义,按我在他眼前手中的清洁偿还我。(诗 18:20-24)
这些话不可能出自你我之口。甚至大声朗读这些话都 会让我们感到忐忑不安,更别说用这些话在能洞晓我们内
24
第三章 这些诗篇是谁的祷告?
心罪恶的神面前祷告了。 事实上,就是大卫用这种方式祷告也让人费解。我
曾经服侍的教会中,就有人被这个问题困扰,并向我求助。 困惑他们的问题也困惑着你 :“即使这些诗句写在大卫与拔 示巴犯‘大罪’以前,他也没有这么正直,难道不是吗?” 我提醒他们,大卫承认自己出生之前就是个罪人(诗 51:5), 正 如 我 们 这 些 生 在 亚 当 里 的 人 一 样 。 另 外 一 些 人 问 :“ 难 道 大卫没察觉到自己有罪吗?这些话听起来好像出自完全之 人的口。”当我们读到这些诗篇时,这些事实跃然纸上。
我们再看诗篇 22 篇中关于基督受苦、钉于十字架的 描述:
犬类围着我,恶党环绕我 ;他们扎了我的手,我的脚。 我的骨头,我都能数过;他们瞪着眼看我。他们分我的外衣, 为我的里衣拈阄。(诗 22 :16-18)
你是否问过自己,大卫怎么会写这些诗句呢?虽然他也 受到过许多别的苦难,但我们从未听闻他遭受这些苦楚。 从新约中我们知道,主耶稣在地上受苦时,曾用这些话描 述自己遭遇的景况。在何种意义上,大卫写下了这些话呢? 这些祷告是多么不适合于我啊!
同样,只要我们的理性正常,心灵里也知道自己的罪 恶的深重,要我们和诗人一起求神灭绝那些邪恶的仇敌, 我们一定会迟疑。因为我自己也是邪恶的!我岂能使用这样 的话语祷告呢?我岂可求神让我们的仇敌“眼睛昏蒙,不 得看见 ;愿你使他们的腰常常战抖”呢?(诗 69 :23)这
25
是何等令人惊心的祷告!我们能够大胆地向神求告“求你将 你的恼恨倒在他们身上 ;叫你的烈怒追上他们”(诗 69 : 24)吗?
我们必须谨慎,不要将这些诗篇按着我们朝秦暮楚易 变的情绪,作为我们的个人祷告来使用。另一方面,这些 诗篇也绝不仅仅是任我们爱读不读的古代犹太人的祷告, 它们乃是神要紧的话语,值得我们倾心聆听。我们对它们 的理解,应当和祂的门徒们的理解一样。
诗篇在我们主的生命中的地位
只有靠神的亮光的帮助,我们才能进入诗篇。感谢神, 祂赐下整本新约圣经,帮助我们去理解诗篇。在我们主的 生命中,诗篇占据了极重的地位。他一生中,经常以诗篇作 为他在犹太会堂的祷告,诗篇也是他在圣殿节日中的诗歌 本。最后的晚餐过后,他所唱的也是诗篇。
耶稣使用诗篇的方式仅仅与祂同时代的犹太人那样完 全一致吗?你是否观察到主和诗篇之间不同凡响的关系?祂 不只是将诗篇当作“预言”来引用 ;他实际上是将诗篇当 作他“自己的话”来传讲!
当我们认真关注祂在十字架上锥心刺骨的呼喊时,我 们尤其要注意它与诗篇高度的一致性。在将祂的生命交托 之际,祂口中所发的是诗篇中的话 :“父啊,我将我的灵魂 交在你的手中”(诗 31 :5);“我的神,我的神,为什么离 弃 我 ? ” ( 诗 2 2 : 1 ) 祂 痛 苦 地 说 :“ 我 渴 了 ! ” 这 是 诗 篇
26
第三章 这些诗篇是谁的祷告?
6 9 : 2 1 和 诗 篇 2 2 : 1 5 的 回 响 ; 祂 胜 利 的 呼 喊 ,“ 成 了 ! ” 让 我 们 联 想 到 诗 篇 2 2 :3 1(“ 这 事 是 他 所 行 的 ”:诗 篇 2 2 篇的希腊文译本和耶稣使用的是同一个动词)。耶稣在临死 之时引用的诗篇,不是在古老的权威经典中找出一些适用 自己的经文,这些就是祂自己的话——出自主的受膏者—— 作为大卫的子孙,祂就是那位受膏者。
当我们殷勤查考圣经时,我们就会发现,主耶稣不仅 仅在祂受苦于十字架时,以诗篇作为自己的话。在他整个 传道生涯中,祂都把诗篇当作自己的话。耶稣声称他是末 日的审判者时,祂的判决是引用了诗篇 6 :8 :“我就明明地 告诉他们说 :‘我从来不认识你们,你们这些作恶的人,离 开我去吧!’”(太 7 :23)他也直接将诗篇 35 :19 和 69 : 4 中的话,运用在自己身上 :“他们无故地恨我。”(约 15 : 2 5 )( 还 有 更 多 的 例 子 , 请 比 较 太 7 : 2 3 和 诗 6 : 8 ; 太 21:13和诗118:26;约13:18 和诗41:9;太16:27 和 诗 6 2 : 1 2 。)
使徒们的见证
了解耶稣的使徒如何看待“主与诗篇的关系”,是有特 别的意义的。在耶稣的传道生涯中,使徒们跟随着主,并 受教于祂,后来也蒙受特别的光照和启示,记载了耶稣的 嘉言懿行(约 14 :26 ;15 :26 ;16 :13)。他们在福音书 中清楚地见证了耶稣如何不断地引用诗篇作为自己的话。
使徒和新约作者在他们的书信中,进一步给了我们亮
27
光。希伯来书 10 :5-9 是一个特别引人注意的例子 : 当基督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他说 :“祭物和礼物,你
不喜悦;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;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。 那时我说,‘我来了——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——我 的神啊,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。’”
(这是诗篇 40 :6-8 希腊文译本的直接引用) 我们怎么知道耶稣说了这些话?福音书中并没有记载 耶稣的这段口述。这段令人激动的章节,为我们提供了一把 钥匙,开启了使徒们对诗篇的理解。这段经文共有三次指
出诗篇的话,是耶稣在世间亲口说的(希伯来书 10:5,8,9)。 注意希伯来书 2 :11-13 节中一个相似的例子 : 耶稣称他们为弟兄,也不以为耻,他说“:我要将你的名,
传与我的弟兄,在会中我要颂扬你。” 尽管福音书中没有提及耶稣在地上说过这些话,但我
们又一次看见,使徒记载这段诗篇中的话(22 :22)是主 在世亲口说的。这两段经文清楚反映了使徒们相信基督在 诗篇中说话。
新约对“诗篇中的基督”的理解,是我们祷告和讲解 这些诗篇的基础。诗人呼求神施行公义和审判。基督固然 要来建立他的国度并在全地施行怜悯,但是我们也不能忘 记耶稣再来时也要对恶人施行审判。
诗篇中的“我”到底是谁?
哪怕简要地看一眼新约的教导,我们也能看出一 个清晰的轮廓。再进一步地认真查考,会证实文中的
28
第三章 这些诗篇是谁的祷告?
“我”——诗篇的作者,乃是基督自己。我们在诗篇中所 听到的大声祷告,是祂向父神的呼求。旧约学者亨腾堡 (E.W.Hengstenberg),德国十九世纪维护正统信仰的护教
学者,对“所谓的复仇诗”作了简要的评论 : 他说最适当的,正是这些严厉的词句,这些经文是祂
所传的,也是祂配得传讲的。22 远在这位久盼的弥赛亚来到世上以先,基督的灵就已
经透过诗篇传讲了数个世纪之久。 诗篇以许多不同的方式提及基督。我们听到有些诗篇
是圣父与圣子的对话,如诗篇 2 :7 :“你是我的儿子,我今 日生你。”有些诗篇中,基督是以好牧人的身份出现的(比 较诗 23 和约 10)。他还是君王(诗 24),是末后的亚当(完 人——诗 1),是教会的元首(比较诗 8 和来 2)23。基督是 所有诗篇的主!
那大卫呢?
让我们仔细看看大卫吧!在这样的情境下,质疑大卫 的角色,也有几分道理。我们的主说,大卫是被圣灵感 动 说 话 ( 太 2 2 : 4 3 ), 希 伯 来 书 4 : 7 引 用 诗 篇 时 甚 至 称 诗 篇 为 大 卫 的 书 ,“ ⋯ ⋯ 过 了 多 年 , 就 在 大 卫 的 书 上 ⋯ ⋯ ”
(ASV,1901)。大卫被称为诗篇的主要作者,不仅仅因为绝
22 亨腾堡,亨腾堡文集卷七,诗篇,lxxiii 页
E. W. Hengstenberg, The Works of Hengstenberg, vol. 7, The Psalms (Cherry Hill, N. J.: Mack, n. d.), p. lxxiii.
23 参柯爱蒙,揭开的奥秘——在旧约中发现基督
See Edmund P.Clowney, The Unfolding Mystery—Discovering Christ in the Old Testament (Colorado Springs:NavPress,1988).
29
大部分的诗篇出自他的笔下,更因为整卷诗篇都是以“受膏 者“——也就是基督——的“笔墨”写成的。
被称为“大卫的诗”,不仅因为其中 72 篇的标题中 有 大 卫 的 名 字 , 并 且 新 约 也 如 此 认 为( 参 见 徒 1 :1 6 ;2 : 25 ;罗 4 :6 ;11 :9 ;来 4 :7)。甚至新约的作者归给大 卫的一些诗篇中,它们的标题并没有直接标明作者就是大 卫。这不是归类马虎了事,而是在认真教导我们一项真理 : 诗篇乃是神的受膏者在圣灵的感动下所写下的。
德理士(Franz Delitzsch)在这方面有极独到的见解:
新约正典中没有使徒在五旬节之前所写的著作,旧约 正典中也没有大卫受膏之前所写的诗歌。直到他成为“雅 各神所膏的”,才成为作以色列的美歌者,耶和华的灵方藉 着他的口传讲耶和华的话语(撒下 23 :1)。24
旧约希伯来语中的“受膏者”就是新约希腊文的“基督”。 二战期间纳粹统治下的殉道者潘霍华说道 : 根据圣经的见证,大卫作为神选民中受膏的君王,他
乃是耶稣基督的预表,发生在大卫身上的,也就是发生
在大卫所预表的耶稣身上 ;亦就是发生在由他而出的那一
位——耶稣基督的身上。大卫也深知这点,“身为一位先知,
他知道神向他起誓要设立他的后裔接续他的宝座,他也预
见并预言基督的死里复活(”徒 2:30ff)。大卫在他的职分上,
在他的生命里,在他的话语中,为基督做见证。新约谈得
24 转引自兰奇,圣经注释,4 页
Quoted by John Peter Lange, Commentary on the Holy Scriptures, trans. and ed. Philip Schaff (New York: Charles Scribner’s Sons, 1884), p.4.
30
第三章 这些诗篇是谁的祷告?
更多。那位应许要来的基督,透过大卫的诗篇亲自说话(来 2: 11,12 ;10 :5)。大卫说过的话,乃是将要来的弥赛亚透 过他所说的。大卫的祷告就是基督的祷告。或者更确切地 说,基督透过他的先祖大卫祷告。25
我们并不是认为所有的诗篇都是大卫所写,也不认为 新约将整卷诗篇都置于基督的口中,但整卷诗篇的确与大 卫这个名字和大卫伟大的后裔——耶稣基督联系在一起。26
由于基督的灵在他里面,大卫所讲的话超出了他自己 的理解和经历。他与他的子孙,他的主——也就是耶稣基 督的降世、受苦、救赎,与升天有份。
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真理。从基督论的角度来理解诗 篇,将启发我们认识耶稣基督全面的祷告生活。他的祷告 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息息相关。
相反的观点
当我们听到诗篇是出自主耶稣的心口之时,另一个问 题会自然而然地跑出来 :那就是悔罪诗。悔罪诗表达的, 不是完美,而是罪恶!我自己也曾因为这些问题挣扎。这 样的挣扎在学习的过程中,是必然会有的经历。在神学院 里,我曾有荣幸教导诗篇中的基督,“那么那些悔罪诗呢? 我们该如何理解它们呢?”经常有人提出这样的引人深省
25 潘霍华,诗篇 :圣经中的祷告书,18-19 页
Dietrich Bonhoeffer, Psalms: The Prayer Book of the Bible (Minneapolis: Augsburg, 1970), pp. 18-19.
26 同上 20 页
31
的问题。
我的好朋友史大卫(David Straub)听说我正在从事
诗篇的研究,就送给我一本书作礼物,就让我从这本书中 撷取一些菁华来解答这些问题。这本书从基督论的角度 来注释诗篇,它是郝乔治 (George Horne) 的杰作。郝乔 治是 18 世纪挪威的主教,司布真(Spurgeon)对其百般 推崇。如果你不熟悉郝乔治,司布真的推崇可以帮助我 们了解他的贡献。在《评论与注释》(Commenting and Commentaries)这本书中,司布真将郝乔治纳入“圣经诗 篇部分最优秀的英语作家之列”。27
关于诗篇中谈到在神面前的罪恶过犯,郝乔治在他的 注释的前言中这么说 :
在一些诗篇中,大卫明显地因自己的罪受苦。当作诗 者谈到罪,说的都是自己的罪 ;每当一篇诗篇中承认罪是 愁苦的起因时,这些诗适用于我们这些堕落的亚当的子孙, 这些堕落的人包含了大卫,也包含了所有其他的人⋯⋯但是 有时候,我们看到我们的救主在新约里所引述诗篇的话时, 这些诗篇的前后文中也包含了作者因罪的重担所承受的深 深愁苦“,为罪担苦之人”与“为救主引述之人”为同一作者, 这个难题如何解决呢?⋯⋯这个难题的解答⋯⋯乃是如此 : 受难的基督为了祂的百姓的罪恶和过犯遭指控,那位承担 祂的百姓的罪行与过犯的基督,以负罪人的身份在诗篇中
27 司布真,评论和注释,86-87 页
C. H. Spurgeon, Commenting and Commentaries (Grand Rapids: Baker, 1981), pp. 86-87.
32
第三章 这些诗篇是谁的祷告?
说话,祂将这些罪人的罪行,承担在自己身上,成了自己的 罪。28
郝乔治也引用旧约犹太历史来阐明他的论点 :
律法下作为赎罪祭的羔羊,取了“罪恶”作名字,因 为祭司,将罪恶转给了那无罪的羔羊,用它的血赎罪。这 件事乃是预表了“神的羔羊”的确实情形吗?⋯⋯如果从祂 出生不久受割礼,到祂被钉十字架,祂一直“以自己的身体 担当了我们的罪恶”,那祂用自己的口代我们认罪,又有什 么值得奇怪的地方呢?29
我们再思考另一位解经家奥森(E.C.Olsen),在他的《诗 篇默想》(Meditations in the Book of Psalms) 一书中如 何跨过这些困难的 :
我对诗篇 69 :5 特别感动,主在这里说,“神啊,我 的愚昧,你原知道,我的罪愆不能隐瞒。”两千年来,稍微 有敬畏之心的人,都不敢指责我们的主耶稣有罪。但是有 些人一定想问,这句话真的是我们的主讲的吗?的确如此, 发生在加略略山上的事不是凭空捏造,乃是确有其事,基 督的的确确地为我们罪作了挽回祭。新约宣称,那位没有 罪的为我们成为罪,好让我们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。耶稣 恢复的祂没有取走,就是恢复了我们从未有过的义,因此
28 霍恩,诗篇注释,28 页
George Horne, A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Psalms in which their literal and historical sense, as they relate to King David and the people of Israel, is illustrated;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Messiah, to the church, and to individuals as members thereof (Philadelphia: Whetham, 1833), p.28, emphasis added.
29 同上,28-29 页
33
基督必然担当了你我的罪愆,你我的愚昧。这些罪愆成为 他里面的一部分,他称为“我的罪,我的愚昧。”我们的主 是罪人的替代。他站在罪人的位置上承担了这一切,他自 己承担了罪人所有的罪。在以赛亚书第 53 章写道,“他诚 然担当我们的忧患,背负我们的痛苦⋯⋯耶和华使我们众 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。”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基督的身 上。他担当我们的罪,“被挂在木头上”。你我能彻底了解 这点吗?只有当我们明了这点的时候,才能彻悟福音的奥 秘。30
很清楚地,当大卫在诗篇中认罪的时候,是指着他个 人的过犯。然而,无罪的基督怎能以这样的祷告祈求赦免 呢?当我们的主基督“从罪恶里生的”时,祂是替祂自己的 百姓承担了罪恶和过犯。祂在父面前为大卫和你我的罪做 了中保。祂“以义的代替不义的”因而受苦,祂如同罪人一 般承担神的愤怒。因此,使徒保罗说,“神使那无罪的替我 们成为罪,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”(林后 5 :21)。
美国才华横溢的神学家爱德华滋(Jonathan Edwards), 曾在北爱普敦大有能力地教导会众,基督如何认同他的百 姓。1738 年,他这样表达了主的爱 :
祂将在永恒中拣选的子民视如眼中的瞳仁。祂视自己
的百姓如同自己,将他们所关心的和利益都视为自己的,祂
将他们的过犯都视为自己的 ;祂亲身担当他们的过犯,如
30 奥森,诗篇默想,499 页
Erling C. Olsen, Meditations in the Book of Psalms (New York: Loizeaux Brothers, 1939), p.499.
34
第三章 这些诗篇是谁的祷告?
同是祂自己的 ;借着神圣的归算,他们被视为无罪,而祂 自己却为他们的罪受了刑罚。31
一些赞美诗的作者用美丽的诗句来颂赞这一真理: 兴起吧,我灵!兴起!
脱去那罪恶的恐惧:
那流血的祭,
显明了你的恩益: 在宝座前站立着我的中保, 我的名字被他所记。 查尔斯·卫斯理(Charles Wesley) 我将我罪归耶稣, 神的无瑕圣羔羊; 他背负我一切罪孽, 将我从咒诅重轭之下释放: 我将我罪归耶稣, 在他的宝血之中, 我朱红污秽全洁净, 直到毫无瑕疵全洁净。
薄纳 (Horatius Bonar)
当以赛亚先知告诉我们,那受苦的仆人“与悖逆之子同 列”的时候,他的确道出了一个深奥的真理!
31 爱及其果子,作为良心和生活印证的基督徒的爱,178-179 页
Jonathan Edwards, Charity and Its Fruits, Christian Love as Manifested in the Heart and Life, edited from the original manuscipts (London: Banner of Truth, 1969), pp. 178- 79, emphasis added.
35
在结束这一点之前,请允许我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, 以鼓励你们当中作教导的人。当传讲这些真理时,我发现 许多神的子民,因为能从新约的角度来看,而特别感恩。 常常为新约视野中的诗篇感恩。当他们了解诗篇乃是主耶 稣亲身的祷告时,就因自己所犯的罪破碎他们的心。一位 女士说 :“当我听到可称颂的主耶稣,这位创造天地的主, 托住万有的神,在诗篇中呼求祂的父,将祂从痛苦的深渊 中释放出来的声音时,没有什么能比这更使我谦卑。因为 祂所承受之苦,都是因为我的罪加诸于祂圣洁的灵魂所引 起的。”当我们透过这样的方式来认识诗篇的时候,全地各 教会中就会有更多的人谦卑地躬身于神的面前,从罪中悔 改!
我们相信,耶稣——这末后的亚当,那完全的人—— 不断地有成效地作我们这些堕落的亚当与神之间的中保。 基督作为教会——也就是祂的身体——的元首,诗篇乃是 元首口中所出的话。尽管这身体是个罪身,但元首从未犯罪。 祂完全的义保证祂为我们的祷告与辩护蒙垂听。祂充满了 爱的事奉之一,就是不住地为祂身体之人所犯的罪得以赦 免而祈求。这些罪人包含了大卫与你我。
不是一个新见解
某些人的想法认为只有少量的诗篇是“弥赛亚性”的 (预言基督和祂的工作),而大多数的诗篇都被归入到次等 的类别。费城威斯敏斯德神学院副教授郎传波(Tremper
36
第三章 这些诗篇是谁的祷告?
Longman),在《如何读诗篇》(How to Read the Psalms) 一书中打破了这一肤浅的区分,他打开了一扇窗户,透出许 多亮光:
“弥赛亚诗篇”这个词有两个意义。广义上,弥赛亚诗 篇是期待弥赛亚的诗篇。在这重意义上,所有的诗篇都是“弥 赛亚性”的诗篇。狭义上有些人认为只有部分诗篇是弥赛 亚性的,也就是说,这些诗篇是预言未来的,对旧约时代 并没有直接的意义。它们只预言那将要来的弥赛亚⋯⋯没 有一篇诗篇仅仅是狭义的弥赛亚性的诗篇,所有的诗篇都 指向耶稣基督。32
要理解诗篇是弥赛亚的话语,不是要改变对诗篇的解 释,而是正确理解诗篇的原始意义。大卫是以先知的身份 写下诗篇(撒下 23 :2 ;徒 2 :30),但是他不只是先知! 他也是以色列的君王,他是以君王的身份为神的子民祷告 与执笔写作。所以,他的祷告乃是神的受膏者所发出的话语, 是基督——那位先知、祭司和君王的话(比较诗 110)。
对教会而言,这不是一个新的见解。包安德烈(Andrew Bonar)在他的那本言简意赅的“论诗篇”的小册子中,阐 述了早期教会对诗篇的看法 :
初期的信徒心中充满了基督,他们读诗篇的时候就自
然而然地想到他们的主。尽管他们可能还没有一套系统和
固定的理论,将所有的诗篇都指向基督 ;但是,我们可以
32 郎传波,如何读诗篇,67-68 页
Tremper Longman III, How to Read the Psalms (Downers Grove, III.: Inter Varsity, 1988), pp. 67-68.
37
不假思索地说,他们的思想朝向他们的主。在这人(指主) 身上,这些赞叹、歌颂、渴求、盼望和内心最深的情感, 都全然变为真实。因此,奥古斯丁解释诗篇 58 篇时说道 :
“我们几乎可以这样说,诗篇中唯一的声音就是基督和祂教 会的声音,在所有诗篇中,我们都能听到祂的声音。”33
我珍藏的那本郝乔治的诗篇注释书中,对于这种解读 提供了进一步的历史佐证 :
初代教父⋯⋯在这事上无一例外地赞同这种见解,以 此种观点解释诗篇乃是建立在使徒的写作和讲道的基础 上 ;这种解释在初期教会非常盛行。许多研究过圣奥古斯 丁的人都知道,他一向坚持认为诗篇是出自基督口中,或 者是教会口中发出的恩言,基督是诗篇之发言者。认同这样 观点的还有耶柔米(Jerome)、安波罗修 (Ambrose)、阿诺 比乌斯 (Arnobius)、卡西多 (Cassidore)、希拉流 (Hilary)、 普拉斯 (Prosper)⋯⋯但是,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极负盛名 的三世纪初的特土良(Tertullian)也提到这一观点,几乎 所有诗篇都是基督亲自说的,是圣子向父神的倾诉,是基 督向神说的话。这在当时的教会是普遍接受的观点。34
郝乔治的注释还解决了如何理解诗篇中所提到的“我 的罪”的难题,诚如他上述的解释,这些都是“出自教父
33 包安德烈,诗篇中的基督以及他的教会,ix 页
Andrew Bonar, Christ and His Church in the Book of Psalms (Grand Rapids: Kregel, 1978), p.ix.
34 郝乔治,诗篇注释,19 页
Horne,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Psalms, p.19.
38
第三章 这些诗篇是谁的祷告?
们的作品,并且为他们一直所持守。” 35 尤其是咒诅诗,在历史上一直被当作基督的话来理解。
1907 年,韦伯斯特(J.H.Webster)就这类诗篇写道 : “基督自己是打开诗篇的最好的钥匙”,诚哉斯言!使 徒时期的教会都视诗篇,甚至咒诅诗为基督之言,奥古斯 丁和路德认为咒诅诗唯属基督,这些话诚然不错。诗篇中 有多处为基督和使徒所引用,使徒们对这些经文的真知灼 见令人叹为观止。他们常将这些经文,出乎我们想象之外 地应用于基督身上。使徒们对这些经文的深刻亮光,更让 我们确信,基督比那些被众人乐于接纳的人,更适用于这
些诗篇当中。36 早期教父们的许多讲道,都体现了对诗篇“以基督为
中心”的理解。他们的理解是,基督或是个别性地以自己 的身份说话,或是集体性地代表祂的身体,也就是教会说 话。否则,诗篇就是围绕着基督的,或是父神对圣子所说 的话。
这些诗篇乃是基督的祷告
我们既然知道了在诗篇中说话的乃是基督,这就给了 我们一把钥匙,开启了一扇门,让我们可以了解这些措辞激 烈的咒诅诗。作为诗篇的读者,我们需要这种理解,来指
35 同上 28 页
36 韦伯斯特,“咒诅诗”见敬拜中的诗篇,307 页
J. H. Webster, “The Imprecatory Psalms,” in The Psalms in Worship, ed. John McNaugher (Pittsburgh; United Presbyterian Board, 1907), p. 307.
39
引我们正确地使用这些真理。一位解经家提醒我们 : 我们可称颂的主对诗篇何等推崇、赞扬,因此作为 基督的门徒的我们也当用虔诚的态度尊重诗篇,不当以自 己的判断,将这些经文当作不洁的和非基督化的情绪来对
待。37 在讲台上,我们这些作牧师的一定要清楚阐明,唯独
那公义的和平之君能以咒诅诗呼求祂的神败坏仇敌。在这 样的呼求中,至高无上的神,要祂宣告把“一切仇敌都放 在他的脚下”。咒诅诗是那公义的和平之君呼求祂的神败坏 祂的仇敌,这一唯一正确的解释。这些诗篇不是愤怒之人 的情绪化的祷告,而是我们的和平之君所发出的作战号令。 知道了这一点,将会给我们的讲道带来多大的改变啊!
这些复仇的诗篇乃是主耶稣基督的祷告。诗人发出呼 求,要将仇敌全然摧毁消灭。只有当我们知道,这乃是主 耶稣那爱的口中所出的祷告时,我们才能了解这祷告的意 义何等深远。这些祷告是给大君王耶稣的仇敌所发出的严 厉的信号。他的祷告必蒙应允!神的愤怒将显明在所有敌 基督者的身上。凡抵挡基督十字架赦罪之道的人,都要承 受神可怕的咒诅。
愿他们的眼睛昏蒙,不得看见 ;愿你使他们的腰常常 战抖。
求你将你的恼恨倒在他们身上 ;叫你的烈怒追上他们。
37 宾尼,诗篇 :历史、教导和应用,278 页
William Binnie, The Psalms, Their History, Teachings and Use (London: Hodder and Stoughton, 1886), p.278.
40
第四章 基督的祷告自相矛盾吗?
愿他们的住处变为荒场 ;愿他们的帐棚无人居住。
因为,你所击打的,他们就逼迫 ;你所击伤的,他们 戏说他的愁苦。
愿你在他们的罪上加罪,不容他们在你面前称义。
愿他们从生命册上被涂抹,不得记录在义人之中。( 诗 69 :23-28)
总有一天,发出如此祷告的主,要使这些祷告化为现 实,那时他要对祂左边的人说“:你们这被咒诅的人,离开我! 进入那为魔鬼和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!”(太 25 :41)
北爱尔兰的李弗德(Fred Leahy)教授提醒我们,我 们需要咒诅诗。他在注释诗篇 109 篇时说 :
将诗篇 109 篇仅仅局限在大卫和他仇敌之间的观点过 于浅视,因为这种观点既忽视了大卫和他的国度所预表的 本质,也忽略了新约在咒诅诗应验之后所作出的解释(这 些咒诅诗都是大卫所写的)。新约看这些咒诅诗为对卖主的 犹大的审判,及以色列人对主道悖逆的审判。在基督教会中, 109 篇常被称作卖主的犹大之诗篇。透过对动词未来时态 的分析,有人认为这篇咒诅诗的“预言性”胜于其“祷告性”, 无论怎样解释,有一点是确定的,那就是 :这篇诗在新约 所表达的,就是基督对不悔改之人,最终要施行圣洁的审判。 这些诗篇乃关于基督的受难和十架。38
主的所有仇敌今日都需要聆听基督所宣告的祷告。这
38 李弗德,撒但退去,178-179 页
Frederick S. Leahy, Satan Cast Out (Carlisle, Pa: Banner of Truth, 1990), pp. 178-79.
41
些不是一位漠不关心,冷漠无情,独裁者的祷告,而是神 的羔羊所发的有效祷告,这位羔羊背负了神向罪人所发出 的忿怒,也承担了必要向祂屈膝之人罪的咒诅。诗篇中的 怒气必须被当作神的羔羊的怒气来传讲。神的国度仍是在 争战之中!
我观看,见天开了。有一匹白马,骑在马上的称为诚 信真实 ;他审判,争战,都按着公义。他的眼睛如火焰, 他头上戴着许多冠冕 ;又有写着的名字,除了他自己没有人 知道。他穿着溅了血的衣服,他的名称为 神之道;在天上 的众军骑着白马,穿着细麻衣,又白又洁,跟随他。有利 剑从他口中出来,可以击杀列国。他必用铁杖辖管他们(“辖 管”:原文作“牧”),并要踹全能 神烈怒的酒榨。(启19: 11-15)
谁祈求神击败他的仇敌?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:耶稣基 督。这不是要废除大卫或诗篇其他的作者,而是指出了他 们祷告的应验。耶稣基督是弥赛亚——那受膏的君王—— 他的国度和权柄直到永远。(撒下 7:16 ;诗 89 :3,4) 我们对诗篇的讲解应当体现出大卫的主,那更伟大的后裔, 也就是耶稣基督。当我们明白了,乃是这位怜悯罪人而又 至圣至洁的救主在祷告时,我们就不再为这些祷告感到羞 愧,反而为它们感到荣耀。基督的祷告带领我们归尊崇和 信心给神,因为我们知道神应允了祂的祷告。因此,我们 确信,魔鬼的权势将坠落,唯有神的旨意永远长存!
42
第四章 基督的祷告自相矛盾吗?
思考与讨论
1. 诗篇完全是神自己的话语吗?(参罗 3:2)
2. 诗篇只是大卫的话吗?
3. 在诗篇中,父对子说话了吗,在哪里?(参来 1:5)
4. 新约中,基督是如何引用诗篇的?
5. 使徒们是如何引用诗篇传讲基督的?
6. 悔罪诗怎能是基督所说出的?
7. 在什么意义上所有的诗篇都可被看作弥赛亚性的?(参彼
前 1:11)
43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