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录一 基督徒对敌人的本分
附录一 基督徒对仇敌的本分
戴伯尼 (Robert L.Dabney)
戴伯尼(1820-1898),美国 19 世纪伟大的神学家, 曾教授系统神学多年。他在内战中做过随军牧师,也做过 史杰勋 (Stonewall Jackson) 的参谋长。普林斯顿的亚历 山大 (Archibald Alexander) 曾说,戴伯尼“即使称不上世 界最优秀的神学教师,在美国也称得上是第一流的。”本 文节选自他的《基督徒对仇敌的本分》。全文可参《探讨 : 福音和神学性的》第一卷(伦敦:真理的旗帜(Banner of Truth),1967)。
据了解,很多神的子民因为误解自己的责任和本分, 以致心灵被怀疑和诱惑所困扰。一方面,有些明明是犯罪 情绪的发泄,却以义怒的名义为自己开脱 ;而另一方面, 存着一个理性的人所应有的情感,却因无力抵制这种情感 正常且自然的抒发,而备受良心的折磨。
目前流行一种观点说,旧约和新约关于情感抒发的教 导不一致,这就使局面更加混乱了。咒诅诗中有许多严厉的 用词,比如 35 篇,39 篇 64,109 篇,137 篇,139 篇中受 感的人祷告说“:愿那寻索我命的,蒙羞受辱,退后羞愧⋯⋯ 愿他们像风前的糠,有耶和华的使者赶逐他们”,或者那受 逼迫的教会向施加压迫者的呼声 :“报复你像你待我们的,
64 打印错误。应该是“69”而不是 39
109
那 人 便 为 有 福 ” ; 或 者 呐 喊 :“ 耶 和 华 啊 , 恨 恶 你 的 , 我 岂 不 恨恶他们吗?攻击你的,我岂不憎嫌他们吗?我切切地恨恶 他们。”当人们读到它们时,接而就转向登山宝训,宣读我 们主的话 :“只是我告诉你们,要爱你们的仇敌,为那逼迫 你们的祷告。”于是,他们就设想两者之间如果不是相互矛 盾,至少也存在一些差异。于是他们采纳了一种错误的结论: 两约之间的基督教伦理有不同的标准。令人担心的是,这种 错误观念已经普遍流行。我们岂不是经常听见应清楚地明 白并充分尊敬整本圣经启示的基督徒,却将旧约的希伯来 圣徒与先知的伦理,说成是苛刻严厉的和令人难以亲近的, 而将新约的耶稣与基督徒的伦理说成是甜美、仁慈的?
所有这些观念起源于索齐尼派(Socinian)和理性主 义,与“圣经乃是神的启示”的信念互不相容。如果启示只 不过是“良知的提升”,“超然理性”的觉醒,灵魂的升华 ; 与天才的灵感属于同一类型,或者更高级一点,那么认为 先知和使徒们彼此矛盾还说得过去,哪怕他们可能教导我 们一些高贵的道理,诸如“一般人可能永远无法寻回自己” 一类的教训。但是如果“所有的圣经(使徒说此话时是特指 旧约)都是圣灵默示的”,如果“以前的圣经都是人被圣灵 感动,说出神的话来”,如果圣经的默示乃是使徒有圣灵的 应许“引导他们进入真理”,那么他们之间就不可能存在任 何差异 ;因为所有的真理之间必须彼此和谐。所有诚实的 信徒必须承认,旧约这部分启示虽然久远,但却是绝对真理。 当神赐下时,这些旧约的原则与新约原则一样完备,仅仅在
110
附录一 基督徒对敌人的本分
详尽的程度上不及后来居上的新约。尽管在丰富性的程度 上新旧约有所差异,但二者没有相悖之处。
任何一个稍具知识的人都承认这个事实 :那就是耶 稣——至于使徒就更不用说了——的传道与教导完全建立 在旧约圣经纯洁与无误的基础上。祂总以旧约的纯洁无误 为归依,经常引用摩西和先知的话,以摩西和先知的话终 结与敌人的冲突。现在,如果旧约的纯洁无误有一点瑕疵, 那么,要么耶稣基督是被人谬传的,要么祂就是不诚实的。 我们万万不可如此亵渎。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,祂都不能 成为我们的救赎主。并且,对于一个宣告祂自己是绝对无 误的真理,宣告祂自己在亚伯拉罕之前就已经存在,以及 宣告自己就是启示先知说话的那一位弥赛亚来说,这两难 局面的前一种情况——基督被人误传——是难以令人承认 的。所以,如果旧约不完美,那么拿撒勒人耶稣就站在欺 诈的被告位置!
旧约伦理与新约伦理不协调,这说法站不住脚的第二 个原因是 :新约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感。这部表达了与旧约 同样义愤的新约,也一再引用旧约中的命令和榜样,阐述 忍耐的美德 ;因此,如果指控两约之间的伦理观有矛盾, 那就不是大卫和基督之间的矛盾,也不是希伯来人和基督 徒之间的矛盾,而是两约之间自相矛盾的指控。然而,使 徒行传 8 章 20 节,彼得厉言责备西门说 :“你的银子和你 一同灭亡吧!”在使徒行传 23 章 3 节 ,保罗向迫害人的 大 祭 司 宣 告 :“ 你 这 粉 饰 的 墙 啊 , 神 要 击 打 你 ! ” 提 摩 太 后
111
书 4 章 14 节清楚表达了对以弗所的铜匠亚历山大报复性的 祷 告 : 他 “ 多 多 地 害 我 , 主 必 照 他 所 行 的 报 应 他 ”, 在 帖 撒 罗尼迦后书一章 7-10 节,基督的到来“在火焰中显現,要 报应那不认识神的人”,这都是信徒推崇的内容。启示录 6 章 10 节,有殉道者的灵魂,大声喊着说 :“圣洁真实的主 啊,祢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,要等到几 时呢?”马太福音 11 章 20 节和 23 章 13 节,我们听到拿 撒勒人耶稣对敌挡真理的人的严厉谴责。
另一方面,旧约充满了新约中特别受人推崇的饶恕的 命令和忍耐的榜样。宽恕与忍耐这一项伟大真理的根源出 自于旧约。“伸冤报应唯独在乎主”这真理第一次发表在旧 约,然后再由保罗在罗马书 12 章 10 节引用 65,因为经上记 着 :“主说 :‘伸冤在我,我必报应’”。这记载在一千年以 前(出 23 :35 ;利 19 :18),“伸冤在我,我必报应”;这 被大卫面对他的死敌扫罗时所奉行不渝的法则( 撒上 24 : 12)——“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判断是非,在你身上为我 伸冤,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”;在诗篇 26 :1 节他重复说 道 :“耶和华啊,求你为我伸冤”;在以西结书 25 :12,15 节中两次被引用来作为审判恶人的法则“:主耶和华如此说:
“因为以东人和非利士人向犹大家报仇雪恨,他们这样做, 就犯了大罪。”这种以善报恶的教训已颁布给以色列人,以 最明了而难忘的方式传递给游牧民族 :“若遇见你仇敌的牛 或驴失迷了路,总要牵回来交给他。”(出 23 :4)神也吩
65 参见罗 12 :19
112
咐以色列人以温柔善待外乡人,尤其是对曾经残忍压迫他 们的埃及人。这些命令是当时的异教世界所忽略的责任(出 22 :21 ;申 23 :7)。约伯,这位早前的族长,深知怨恨是 一种不义,哪怕仅仅在隐秘的心愿中。他将这样的信仰传 递给了我们 “:我若见恨我的遭报就欢喜,见他遭灾便高兴 ;
(我没有容口犯罪,咒诅他的生命。)(伯 31:29)。大卫—— 几乎所有的咒诅诗都出自于他笔下的作者——谴责了以怨 报怨 :“我若以恶报那与我交好的人(连那无故与我为敌的, 我也救了他)。”(诗7:4 )在诗篇35:13中,他描绘了他 对敌人的反应。对比敌人对他采取的行径,他的做法与基 督的命令非常一致 :“至于我,当他们有病的时候,我便穿 麻衣,禁食,刻苦己心。”等等。所有这些不仅仅是一种说 辞,在神启示的历史书中,我们有着光辉灿烂的史实,记 载着大卫在扫罗烈怒之下,他对扫罗所表现出的令人赞叹的 忍耐和宽宏 ;他也两次从他的跟随者的义怒中保全了扫罗 的性命,并且在扫罗去世之后以忠心的追随者的身份,由 衷谱出了挽歌。这个时代充斥着五花八门,众说纷纭的谬论, 并在一些教派中流行。这些人大言不惭,自认为慈祥的基 督教之使徒,较之以色列的美歌者,更为慈祥。对他们来 说,诗篇的伦理完全是报复性和野蛮的;他们自认为这种“新 的亮光”可以教导这个世界进入一个更温和、更仁慈的和 谐社会!这是何等鲁莽啊!这种事情的出现来自于财富的受 宠,迄今为止,财富的任性和自负一直被一种少见的特权 纵容着,以至他们很少有渴求基督饶恕的经历 ;并且他们,
113
附录一 基督徒对敌人的本分
通过(不是在他们的权利中,而是)在最傲慢的任性中,表 现出对大卫的宽宏大量以及将突然发作的复仇置于地狱之 火上的无能为力!知道自己的内心和本性的人,将不是控告 非基督教式的怨恨的诗篇,而是谦卑地承认,在痛苦的错 误之下,只要他永不超过他们脾气所能承受的,或者当高 涨的正义感受到伤害的时候,他就会做得很好,无论在行 动还是愿望中,他也总是将报复交托神。
错误地认可在新旧约道德间有确实的差异,所导致的 结果是 :解释者们自己都被许多为诗篇中的咒诅的语句所 发明的无用的解释搞得心力交瘁。这种情感的普遍性被这 些企图的频繁给出卖了。在诗篇这卷书里,在我们自己的长 老会信徒的手中,这种好怀疑的古怪背叛存在到这天。代 替诗篇 16 的这种韵律的版本,作为抒情诗的替代品,有 了这部关于饶恕之美的人类著作。在英格兰和我国长老会 的整个历史所使用的诗歌本中,这首颂词都是以话语开始 的( 诗 篇 1 6 ),“ 基 督 徒 的 饶 恕 是 以 基 督 为 榜 样 的 。” 我 们 诗 歌本的最后编者提出自己要遗漏掉这个题目。将人类诗歌 与真实的 109 篇诗篇相比,任何人都不能忽略比较的建议, 当我们现代以色列人,没有圣灵所感动的诗人对基督徒的 饶恕是以基督为榜样发表自己的观点时,真实的圣灵颂表达 了以大卫为榜样的非基督教的复仇。这种情感怎么能更清 楚地背叛说,诗人的情感是站不住脚的?66
66 参见《以神为乐》,诗篇 137 Rejoice in the Lord
114
附录一 基督徒对敌人的本分
因此,有人就想出巧妙的权宜之计解释它们。例如说: 在我们的版本中,“愿他的年日减少,愿别人代替他的职份”, 这里的动词本来是命令式的。这些人却声称,命令式的语 气不当,应该改成未来式才稳当,就译成“他的日子将要 减少”,等等,这样所有的咒诅的信息就改变为预言了。诗 人不过是预告神将采取的报复。免除不能克服的困难,那 仅仅是这些文本的一部分解释甚至像真事的运用着,我们 认为这是一般的异议 :如果他们都被仅仅作为预言来理解, 然而它们是将要实现的预言,圣灵所感的人显然以道德的 满意期待着它们的实现。于是,它们精确地揭示对于恶人 的同样的情感好像我们对于他们的理解作为呼求上帝对他 们进行正义的惩罚,同时他们认出了他们复仇的唯一题目 和他们将反击置于自己手中的罪恶。
接着,所有这些发明都必须放弃;只有直截了当的、 诚实才能许可,两约受感的人都感到并且表达对恶人的道 德义怒,渴望他们在上帝手中得到惩罚。必须成功地保护 这种许可,这被认为,这可以与满有怜悯的忍耐和队敌人 的爱保持完美的一致,两约的教诲在这一点上都是相似的。
115

